7月2日晚,由湖南省邵陽市音樂家協會、隆回縣金石橋鎮黨委政府舉辦的“慶祝建黨102年周年首屆八音鑼鼓決賽”圓滿落幕,評岀金獎3名、銀獎4名、銅獎5名。
八音鑼鼓于2014年7月經邵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該項目主要分布在隆回縣金石橋、司門前、小沙江等北位于雪峰山東麓的隆回縣,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流傳著一種獨具古梅山文化神韻的音樂:八音鑼鼓。
八音鑼鼓,又名八臺鑼鼓,由戰鼓(堂鼓)、大鑼、小鑼、碗鑼、大鈸、小镲和大低音嗩吶兩支組成八音,演奏者八人。吹打時鼓樂齊鳴,氣氛熱烈,演奏的人激情奔蕩,讓觀看的人心潮澎湃。
在隆回但凡祭祀、請神、法事、道場和紅白喜事等,都有八音鑼鼓登場。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當地把鑼鼓當成鼓勁墾荒促生產的號角,有“打遍鑼鼓墾遍荒,多打糧食度饑荒”之說法,每村都有一兩臺八音鑼鼓。
八音鑼鼓牌子的記譜,源于宋代以來定型的“工尺譜”。 八音鑼鼓的演奏講究配合默契。首先由鼓起點,鼓手叫“上手”,鼓聲一響,“中場”鑼鈸就跟著來,曲牌接近尾聲也是鼓聲先停,當地叫“扎板”,其它樂器也就隨之停下。
八音鑼鼓作為梅山民間音樂的一種形態,它始終伴隨著梅山人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而不斷繁衍、傳承與發展,逐漸演變為梅山地區喜聞樂見,既娛人又樂神的優秀民間藝術,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民俗價值和藝術價值。
為保留和傳承發揚八音鑼鼓民俗傳統文化,這次邵陽市音樂家協會、隆回縣金石橋鎮黨委政府舉辦“慶祝建黨102年周年首屆八音鑼鼓賽”。7月1日晚上開賽,有12支隊伍參加了比賽。通過評比,決岀7支隊伍參加決賽,數千名觀眾觀看比賽。這次比賽邀請了國家一級編劇,原湖南省文聯主席團委員,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金沙等人擔任監審組。邵陽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男高音聲樂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劉淮保等5人擔任評委。“通過舉辦八音鑼鼓賽,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喜愛八音鑼鼓這種本土音樂,激活了八音鑼鼓的生命力。”該鎮黨委書記彭南保表示。(賀上升)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婁義華:鮮花就要插在“牛糞”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