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偷偷要色偷偷中文无码,国产精品农村妇女α片,精品亚洲国产中文品香蕉在线

中國新報中文網

導航菜單

正義可能會遲到 但絕對不會缺席

2020
01/15
11:28
中國新報
分享

        1月13日上午9點,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淄博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志超案進行再審宣判,現場宣告張志超無罪。這一判決結果,意味著從2005年起蒙冤15年之久的張志超,重新獲得了他的清白與自由。(新華社 1月13日)

       2005年2月11日下午2點多,一名勤雜工在山東省臨沭縣第二中學一間廢棄的廁所里發現了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尸。該校高一24班班長、當年只有15歲的張志超,被警方認定為嫌犯。2006年3月,張志超因強奸罪被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11年,沉默6年的張志超突然開口喊冤,稱自己曾遭到刑訊逼供。

        新年伊始,大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又即將迎來春節,突然又蹦出一個冤假錯案,給每一個開心的中國人添堵。但是,對于張志超來說卻是開心喜悅的,他獲得了自由,一家團圓對于張志超一家來說,闊別已久,今年如愿以償。我們為此感到高興,從這個角度思考,大家在憂慮的同時,應該是喜上加喜。

        張志超案與近年來廣為人知的杜培武、佘祥林、聶樹斌、呼格吉勒圖、趙作海等人的冤案比較,張志超案雖然一樣令人震驚,但案情卻了無新意。這類故事情節雷同,內容老套。先是發生了兇殺案,接著是無辜的嫌疑人遭到警察的刑訊逼供,屈打成招。最后的判決中道出了冤案真相:原判認罪事實錯誤。殺人動機純屬主觀臆斷。張志超有罪供述系刑訊逼供、誘供、騙供的結果。原審也存在采信證據有失客觀公正、原判程序違法等諸多問題。

        張志超算幸運的,與呼格吉勒圖相比,他保住了小命,剛滿18歲的呼格吉勒圖卻因為冤案而被執行死刑,人生的大好時光,卻被冤案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誰能賠償呼格吉勒圖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嗎?

        只有15歲的張志超,還是一個懵懂稚嫩的少年,當年被警方指為一起強奸殺人案的首要嫌犯。而當他終于以無罪之身走出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時,已經過了“三十而立”,額頭上也出現了歲月留下的痕跡。因為警方與司法機關的工作失誤,張志超背上了“殺人犯”的罪名,付出了可貴的自由,也失去了15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這樣的代價,是任何一個無罪的人都不該承受,也根本承受不起的。冤案是對公平正義的最致命打擊,即使是萬分之一的冤案率,也讓當事人承受了百分之百的苦難。司法機關不能允許多少比例的冤案發生,必須“零容忍”。

        張志超表示當時自己被冤入獄后,幾乎不敢相信法律了,但這幾年看到有冤案被平反,覺得趕上了好形勢,他最終還是選擇相信法律和公平正義。連同此前被糾正的多起冤錯案件,共同體現出了我國法治建設在不斷走向完善、司法糾錯機制不斷健全的過程。

        張志超能以無罪之身走出法院,不論是對他的家人而言,還是對社會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這些年來,我國整體法治環境不斷進步,全社會法治觀念日益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全國法院系統面對錯案不回避、不遮掩,主動應對,依法糾錯,使得一系列冤案得以糾正與平反,獲得了公眾廣泛認可,平反冤案也成了常規工作。

        糾錯與平反,無法抹平蒙冤者及其家人精神上難以磨滅的傷痛,而再多的賠償,也買不回蒙冤者一去不返的時光,一個蒙冤者被剝奪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上看,每一起這樣的案件,都是一個沉痛的教訓。對一個家庭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冤錯案件可以在事后得到糾正與平反,國家也會為無辜的受害者給予賠償,但是公眾更為關注的是冤假錯案的追責,如何追責,追責到哪種程度?

        依然歷歷在目的呼格吉勒圖案的追責中,27個案件相關人員受到追責,僅有一個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因職務犯罪,被判處18年有期徒刑,而其他26人都是黨內警告與行政記過處分,只是等級不同而已。當這張追責名單發布以后,網名們一邊倒的評論為:“追責走過場!”公眾不免唏噓與喟嘆,從警方偵查到檢察機關,法院審判機關,起碼的法律底線在哪里?相互的監督在哪里?最起碼的良性和人性在哪里?難道就這樣輕描淡寫嗎? 

        一個冤假錯案的糾正,肯定也能查出一批刑訊逼供者。有的人急功近利,有的人糊弄差事,有的人草菅人命,有的人公權私用,制造了不少冤假錯案。好在正義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不是說“誰辦案誰負責”嗎?張志超、王廣超都被宣布無罪了。那么,下一步的追責不能悄無聲息,遮遮掩掩,公眾希望看到紀委和監察機關以及相關追責機關應該雷厲風行,依據我國有關法律,以及追責制度,對有關責任人進行依法追責,并盡快給公眾一個交代。這也是法治國家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

        追責就是防止冤假錯案的再度發生,必須追責,并且,責任追究必須到位。追責制度制訂合理,才可以對司法機關形成威懾。尤其是政法委對諸多案件的干涉,行政干涉司法的公正判決等違反法律的現象應該以法律來進行約束與規范。監督機構的邊緣化,導致很多案件的辦理過程并未公正判決,尤其是媒體無法監督到各級司法機關,社會公眾更加難以知曉其中的內情。

        在以往的冤案追責中,公眾總是感到非常失望的態度,并且有人感到悲涼。每一起冤案的追責難以達到公眾的信任與滿意。根據法定標準,追責機關確實在不少時候無法如公眾所愿,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對于冤案追責,必須形成慣例與制度。正因為容易受到公眾的質疑,追責機關更應該將追責程序公開化、透明化,不僅要公開結果,更要公開過程與理由。近年來這些蒙冤者的不幸遭遇,讓公眾意識到:我們絕不愿看到更多人蒙受如此沉重的冤屈,因此必須盡全力防止冤錯案件再度發生。

        張志超案涉案的公檢法三家有關辦案人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責任。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在今后重演,辦案的機關要認真回顧和反思這起冤錯案件的原始定案過程,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我國廣大公、檢、法機構的公職人員還應引以為戒——破案固然重要,但決不能以突破法律底線、不顧法治原則為代價,否則,可能不僅抓不到真兇,還會對無辜者造成嚴重的傷害。

 

( 婁義華)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青海西寧路面坍塌事故最新進展:已找到6具遇難者遺體
下一篇:貴州湖南江西嚴查長途客車“宰客”等亂象

頻道總排行